党务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务工作

2018生命之光党支部第4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会

发布时间:2018-02-25 18:37:35 作者:王刚

                                                                                               

                                                                                               

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讨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稿,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指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会议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会议讨论了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建议人选和向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建议人选。


会议确定将以上内容作为十九届三中全会的议题。


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认为,过去5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刚刚过去的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一些重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别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最高检、团中央联手,保护未成年人又出大动作!

2018-02-25 共青团中央

供稿: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2018年2月9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一大引人注目成果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共同签署了《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


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呢


导    语


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有别于成年人,不仅有特别程序,而且涉及心理抚慰、回访帮教、社会融入等多个方面。


为了让涉案未成年人不脱离社会、将来能正常回归社会,一线公安干警、检察官、法官在办案过程中会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同时也需要专业的社会力量提供心理疏导、就业辅导、行为矫治等服务支持。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群团组织,依托各级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发挥社会动员优势,积极构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


目前,北京、上海、福建等地检察机关、共青团组织广泛合作,开展实践探索,取得积极成果。


合作亮点


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现刑事、民事、行政领域全覆盖,既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又保护未成年被害人。


建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机构,“一门受理”检察机关、共青团的工作委派,提供相关社会服务,或转介至相关职能部门、社工机构实施。


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突破口,推动未成年人警务、审判、矫正工作有效衔接,完善办理未成年人案件配套工作体系。

合作形式


合作内容


推动检察机关未检工作机构建设。

培育扶持青少年司法专业社工。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犯罪预防。

完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体系。

建立个案介入和处置机制。

加强困境未成年人等群体关爱保护。

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


配套保障


建立会商研讨、干部交流等合作机制。

加强青少年司法社工业务指导和培训交流。

完善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多渠道投入机制。

制定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政策文件。


专家点评


未成年人司法改革进入新时代

姚建龙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一始于未成年人检察的改革将完美综合司法体制改革和群团改革,实现专业化办案与社会保护的配合衔接,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单位(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组长单位的优势,按照“一门受理”的思路,实现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共享化。


按照制度推动者的设想,从未成年人检察切入只是开始、示范和支点,这一构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的努力,还将拓展到未成年人审判、未成年人警务、未成年人司法行政等未成年人司法的全过程,并且还将逐步拓展至儿童福利体系和整个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去。其远景目标是形成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互补的未成年人保护二元制度格局。


未成年人司法不应是司法官包揽一切的“全能司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状况是检验一个国家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现代化程度的标尺。如果说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新中国第一个少年法庭以来三十余年,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重心在于推动公检法司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专办机制上,那么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为标志,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改革将正式进入未成年人司法专办机制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并重的新时代,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


搭建社会支持体系: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着力点


席小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

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涉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成效的重要桎梏。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签署《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其势必对完善我国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未成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的搭建需要多种社会资源的参与和介入,而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则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社会工作者秉持“利他主义、助人自助”等价值理念,具有系统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训练,其在实现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正和权益维护,链接多种资源回应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困境和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

社会工作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需要开展诸多服务,其中既涉及到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服务,也涉及刑事犯罪被害未成年人的服务;既涉及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各类服务,也涉及民事司法过程中的观护服务。社会工作者和基层司法工作者在锐意实现微观服务成效的同时,更需要处理服务衔接机制,外部资源链接等中观层面的各种问题。伴随着服务的不断推进,更需要建立一整套专业服务标准与服务机制。总而言之,这项探索对行动者和专业能力和实践智慧将提出严峻挑战,需要行动者给予一一破解。

本世纪初以来,在没有具体政策支持的状况下,部分基层司法机关、共青团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已经开始探索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的路径。然而,全国各地的实践情况参差不齐。《协议》的签署,加之后续检察机关、共青团组织的大力推动,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一定会迅速提升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质量和水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生命之光党支部书记、会长王刚同志说:我们协会早在2011年申请注册时就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列入了协会的业务范围,第二届会员大会时,又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础上増设了身心健康内容,我们学习这个文稿,是向大家发出信息,我们协会既然有这项服务项目,就需要在我们的会员中、义工中发展更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司法社工。稍后推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和司法社工培训,希望大家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有爱心的志愿者参加到社会治理中来,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作贡献。

                                                                                               

                                                                                               

                                                                                               

                                                                                               

                                                                                               

                                                                                               

                                                                                               


文章来源网络组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