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务工作

《新时代面对面》学后感

发布时间:2018-06-12 10:29:05 作者:叶秀丰

    2018年3月25-5月27日这5次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的党课学习中;我们生命之光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了《新时代面对面》这本书;学习完这本书我获益良多!以下内容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
2017 年 10 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2300多名代表齐济一堂,共谋党和国家发展大业,同绘民族复兴壮丽画卷。这次被称为“站在世界地图前” 召开的大会,吸引了全球目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50 多个主要政党发来 1000 多份贺电贺信,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800 多名境外记者进行了报道,世界进入 “ 十九大时间 ” 。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一次历史性盛会。
    今天,既是过去的凝结,也是未来的开端。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这 5 年,是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将从第一个百年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 2020 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第一个百年夙愿,同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更为伟大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2020 年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现在离这个目标只剩下 3 年时间,冲锋号已经吹响,必须一鼓作气、决战决胜,圆满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发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动员令,号召全体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前承几代人的求索,后启无数人的梦想,我们对未来无限憧憬。当伟大梦想照进现实,我们一定能自豪地告慰前辈:这盛世,如你所愿!
大会确立了一个新的指导思想。新时代需要新思想的指引,新征程需要新理论的领航。党的十九大概括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员令,画出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点亮民族复兴的航标灯。不忘初心,人民幸福始终挂心上;牢记使命,民族复兴永远是追求。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踏上新征程,实现新目标。中国梦想新世纪,锦绣中华看今朝。走进新时代,书写新篇章,中国新气派,人民新期待,生活新精彩。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昨日辉煌的浪涛;时代的琴弦,弹奏出今朝奋进的旋律。新时代,为民族复兴接好棒,为社会主义续新篇,为世界文明添光彩。新时代继往开来、守正出新,变的是方位,不变的是使命;变的是矛盾,不变的是发展。崭新的时代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有梦想有担当有干劲的这一代!
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蛟龙”潜水器、 C919大飞机、“悟空”探测卫星、“辽宁号”航空母舰…… 这些在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亮相的“大国重器”,吸引人们争相驻足关注。这次展览共分 10 个展区,通过图片文字、视频演示、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全景式立体化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3 个多月的展期,现场参观人数超过260万,网上展馆浏览量超过2200 万。许多人观展后纷纷留言:“厉害了,我的国!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有形的历史性成就和无形的变化共同作用,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目睹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幸福的,亲历这些历史性变革是幸运的。砥砺前行成就辉煌中国,接续奋斗绘就美好前景。中国强了,科技牛了,环境美了,风气正了,百姓富了,生活好了。行进中的中国,时时都有新变化,处处都有新气象,人人都有新感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拓展,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经济建设上讲,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农”工作,提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的思想;从脱贫攻坚工作上讲,着眼扶贫脱贫的伟大实践,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从外交领域上讲,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从党建方面来讲,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为抓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思想;等等。可以说,没有 5 年来伟大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变革,就没有新思想的创立和诞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八个明确”。这“八个明确”每一个都很重要,点明了总任务、总布局和主要矛盾,囊括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支撑起了宏伟思想大厦的整体框架。掌握了这“八个明确”,就能真正做到观其全貌、提纲挈领、举要驭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展开。可以说,这“十四个坚持”的每一个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思想化为行动的导航仪、路线图、方法论。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实践孕育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时代,出自实践,散发真理光芒,产生无穷力量。新的历史方位呼唤新的思想论断,新的时代使命呼唤新的思想指引。“强”起来的中国,“近”起来的目标,更加需要“强”起来的理论,“新”起来的思想。
“八个明确 ”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 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不懈追求的远大理想。近一个世纪以来,共产主义始终是我们党须臾不可忘却的信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如此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可以说,我们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百年的使命担当,百年的奉献牺牲,百年的砥砺前行,百年的沧桑巨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合格担当者!
“五个更加自觉”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
  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
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污染防治;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仍较普遍,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创造宁静、和谐、美丽的绿色家园。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近年来,共享单车扫码骑走、网络购物快递到家、智能家居生活无忧 …… 各种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必须时刻站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最前沿,捕捉新趋势新要求,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创造出新业态和新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生活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动能。
优化存量资源供给。虽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生产的产品行销全世界,但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
以苹果手机为例,产品的研发设计在美国,核心部件来自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最后组装在中国。有人估算,一部苹果手机总价值中,仅有 1.8% 来自中国。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必须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 “天眼” 望远镜在银河系内发现6颗新的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设备首次发现脉冲星,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在国际天文领域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慧眼” 卫星遨游太空、国产航母初露真容、大飞机翱翔蓝天、量子通信领先世界 …… 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亮点频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正在成为现实。
今天,我国在航天、医药、生物和信息等重要领域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也要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还不小,不少领域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出现很多“卡脖子”现象。目前,在世界科技大国的方阵中,美国依然全面领先,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处于第二方阵,我国仍排在 20 位之后。
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特别是信息、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技术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谁能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面对世界变革的时与势,党的十九大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部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中国的发展,最大的短板在农村。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村和城市比翼齐飞、协调发展,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体经济是身躯,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大脑,只有它们融为一体,才能成长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巨人。
稳中求进不是一味求稳、不敢作为,而是把握好度、顺势而为。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东部雄起,中部崛起,西部奋起,东北兴起,形成中国经济全面跃起的新态势。
凝心聚气铸国魂;侠肝义胆的铮铮铁汉、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大气恢宏的精湛制作、自信满怀的爱国情感 …… 人们从 2017 年夏天燃爆银幕的《战狼2》中,感受到了“现象级”国产大片刷新票房纪录的成功秘诀。近年来,类似的优质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兴盛的生动景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
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不忘本来、继承传统,抛弃过去、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
思想的田野,如果科学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心灵的空间,如果阳光雨露不去播洒,就会阴暗笼罩。
意识形态斗争看似没有硝烟,但同样你死我活,必须敢于亮剑、勇于斗争,才能赢得主动、赢得胜利。
价值观的影响犹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涵化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落脚在人的一言一行。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质坚强。文化,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厚望。
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小厕所,大民生。 2015 年以来,一场 “ 厕所革命 ” 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景区到全域,从城市到农村,从数量到质量 …… 截至2017年10月,全国仅旅游厕所就新建改建6.8 万座,广大群众和游客普遍叫好。“厕所革命”的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也成为近年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突出亮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抓住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与人民利益最密切的民生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要求,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抓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加以解决,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老百姓的饭碗,是天大的事,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党和政府坚持的就是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收入乃民生之源。党和政府坚持的就是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在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条件下,通过“扩中、提低、调高、打非”,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社保乃民生之依。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网,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在新的战略部署中,坚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奔小康,盼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完善绿色经济体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绿色是硬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切实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得到金山银山。环境警钟日日惊心,生态保护时不我待。治理污染不能等风靠雨,而要主动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就是消除“心肺之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践行者。我们既要 “ 求温饱”,又要“盼环保”,不能为了“温饱”忽略了“环保”,也不能只顾“环保”不顾“温饱”。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只有环境监管部门发挥最大效能,依法从重从严治理,才能真正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全球和平发展的“稳定锚”,是世界繁荣进步的 “发动机”,是各国合作共赢的“助推器”。“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独唱,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同治理,发展成就应由各国同分享。只有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受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看到了中国方案,感受到了中国智慧。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峰会的成功举办,是当今中国影响力吸引力塑造力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精彩呈现。4 年多来,“一带一路” 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目前,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80 多个,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顺利运行,一大批标志性基础性项目扎实推进,各领域人文交流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各国利益,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已到了提质增速、深耕细作的关键时期,必须乘势而上、集中力量、深入推进。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强与国际区域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一带一路” 好比一根丝带,串起了沿线国家散落的珍珠。虽然“一带一路”由中国倡导,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只有充分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找到共同利益交汇点,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奏出和谐共赢的命运交响乐。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在当今中国,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力量。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作一艘巨轮,中国共产党就是掌舵人。现在,这艘巨轮正在穿越“历史三峡”,前方风高浪急、暗礁密布,需要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定准向、掌好舵,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胜利驶向伟大梦想的光辉彼岸。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力量。
◆全面从严治党不能满足于过去时,应牢牢抓住进行时,主动谋划将来时,永远没有完成时。
◆梦想就在前方,需要我们用双脚去追逐;使命无比光荣,需要我们用实干去托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全党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再接再厉、持续努力,不断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抓住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追寻现代化的前景从未像今天这样天高地广。今日中国,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每一个人,黄金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今天的历史机遇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紧紧抓住机遇,需要我们拿出勇气、鼓足干劲,奋力开创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大踏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敢于担当。“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敢担当、善作为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尺,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率先垂范,在名利地位面前淡然处之、不计得失。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保持主动作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再建新功。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形成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必须依靠亿万人民共同去创造。全党一定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共同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埋头苦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实干成就事业,奋进收获梦想。“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把新时代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应锐意进取、履职尽责、不懈奋斗,努力快干、实干、会干,创造出更加骄人的业绩。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巨轮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叶秀丰
                                                        2018-6-12

文章来源网络组录入